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黄冈日报讯 (记者童婷 通讯员陈婷)8月10日,我市开展经营主体信用修复培训,全市730家企业通过“线上+线下”方式参加。此举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的诚信意识,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。
本次培训由市发改委、市中级人民法院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开展。重点围绕“信用中国”网站信用修复、经营主体移出经营异常名录、移出严重违法失信名单流程,以及经营主体主动履行法院判决信用修复等内容进行详细讲解。
会议指出,构建信用修复机制是为了督促引导市场主体重视、维护自身信用,让信用发挥更大影响力,最终建立起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。近年来,我市围绕信用修复为优化营商环境蓄势赋能,在帮扶企业主动履行、修复社会评价等方面做出积极探索,出台了《黄冈市信用办关于建立行政处罚信用信息修复主动告知制度的通知》《黄冈市市场监管局关于开展2023年度信用提升行动的通知》等文件,市中级法院推出了《自动履行证明书》创新工作机制,推动实现由“要我履行”到“我要履行”的转变。
通过现场培训,助力经营主体不断增强维护信用意识,积极引导失信主体开展信用修复,督促“屡禁不止、屡罚不改”严重违法失信主体加快整改失信行为、消除不良影响,形成崇尚诚信的社会风尚。下一步,我市将以诚筑信,加快建立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,为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社会信用体系贡献力量。
(责编:白楚云)